不同血管部位慢性完全闭塞患者临床特点与介入治疗情况分析

作者:张剑; 荆全民; 王效增; 马颖艳; 王耿; 刘海伟; 王斌; 徐凯; 韩雅玲*
来源:临床军医杂志, 2018, 46(11): 1296-1301.
DOI:10.16680/j.1671-3826.2018.11.10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血管部位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情况。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连续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单支绝对性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不合并其他靶血管病变患者664例,其中,前降支慢性完全闭塞患者314例为A组,回旋支慢性完全闭塞患者80例为B组,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270例为C组。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情况。结果 A组、C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血清肌酐值、肌酐清除率、血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比例、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心力衰竭患者比例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A组与C组患者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长度及病变直径均明显长于B组,且C组长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刀切状慢性完全闭塞及慢性完全闭塞较好侧支循环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对比剂用量、靶血管成功率及完全血运重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与C组患者置入支架数多于B组,支架直径及支架长度长于B组;C组患者置入支架数多于A组,支架直径及支架长度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不同血管部位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靶血管成功率和完全血运重建率相当,右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置入支架数、支架直径及支架长度较高,与右冠脉解剖特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