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早期诊断,以及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HSCT移植后PTLD的疗效。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非血缘异基因HSCT后发生PTLD的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为2例,女性为2例;年龄为3.47.1岁。本研究纳入标准:接受非血缘异基因HSCT的患儿,根据PTLD诊断标准,通过临床经验或活组织检查确诊为PTLD者;排除标准:异基因HSCT后原有疾病复发或继发第二肿瘤患儿。4例患儿诊断为PTLD后,均予以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375mg/m2×1次/周×4周)治疗。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监测患儿移植后EpsteinBarr病毒(EBV)-DNA水平。采集4例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其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后EBV载量及淋巴结、扁桃体肿大等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4例患儿均存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EBV-DNA强阳性;1例合并进行性加重鼻塞、呼吸困难,2例合并发热;活组织检查诊断结果:1例为单形性PTLD,1例为多形性PTLD,1例呈朗格罕细胞样改变,1例未进行活组织检查,其中3例活组织检查标本均为EBV阳性。4例患儿诊断为PTLD后,2例迅速减停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停用环孢素A(CsA)后改用他克莫司,1例短期停用他克莫司1.5个月。本组4例患儿接受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4例患儿淋巴结、扁桃体肿大等临床症状均消失,EBV-DNA转为阴性。其中,1例患儿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6个月,PTLD复发,再次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仍有效。结论利用利妥昔单抗治疗PTLD的临床疗效显著,对于PTLD复发患儿再次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同样有效。因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小,未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PTLD的确切疗效,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对于PTLD患儿减停免疫抑制剂及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应密切监测非血缘异基因HSCT的植入率,这是保障移植成功的重要措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