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肝病模型-肌少症评分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磊*; 王辉; 温鹏; 蔡均均; 连佳; 徐佰国; 王菲; 李俊月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 40(10): 613-619.
DOI:10.3760/cma.j.cn311365-20211225-00455

摘要

目的分析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肌少症评分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患者短期预后评价中的预测能力。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的ACLF患者271例, 其中合并肌少症患者157例, 非肌少症患者114例, 根据ACLF分型分为A组(无肝硬化基础)61例, B组(有代偿期肝硬化基础)99例, C组(既往有失代偿期肝硬化病史)111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结果和预后, 并计算MELD评分、MELD-Na评分、MELD-肌少症评分。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Kaplan-Meier法、log-rank法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结果低体重指数[比值比(odds ratio, OR)=0.93, P<0.001]、合并肝硬化(OR=1.14, P=0.004)、合并肝性脑病(OR=1.31, P<0.001)、高白细胞计数(OR=1.18, P=0.009)和高血小板计数(OR=1.08, P<0.001)是ACLF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MELD评分[风险比(hazard ratio, HR)=1.02, P=0.001]、高MELD-Na评分(HR=1.07, P=0.038)、高MELD-肌少症评分(HR=1.14, P<0.001)、高总胆红素水平(HR=1.00, P<0.001)和高国际标准化比值水平(HR=1.71, P<0.001)是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中, A、B组患者中, 肌少症患者累积生存率均低于非肌少症患者(χ2=5.97、8.34, P=0.015、0.004), C组肌少症患者与非肌少症患者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0, P=0.053)。在A组+B组患者中, MELD-肌少症评分预测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7, 大于MELD评分(0.78)和MELD-Na评分(0.7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6、2.56, P=0.004、0.011), C组患者MELD-Na评分预测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83)大于MELD评分(0.71)和MELD-肌少症评分(0.6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2、2.64, P=0.012、0.008)。结论与不合并肌少症的患者相比, 合并肌少症的无肝硬化基础或有代偿期肝硬化基础的ACLF患者生存时间更短、预后更差;对于无肝硬化基础或有代偿期肝硬化基础的ACLF患者, MELD-肌少症评分能够较好地预测其短期预后。

  • 单位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