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二十大发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号召,并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作为现代化过程和形态的重要引擎,承载着9亿多城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力量,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构建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城市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场域,研究人民群众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观感受既是新发展阶段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题中要义。在科学把握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基础上,通过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回答了“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重要时代课题。首先,从城市发展条件和结果等2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包含城市发展先天条件、后天努力和发展结果等3个一级指标,城市先天禀赋、营商环境、政府治理能力、人居环境、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空间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协同发展等9个二级指标,历史文化底蕴、市场环境、民生环境等34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依此设计了居民主观感受调查问卷。之后,在对全国200多座城市的居民主观感受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并分析后发现:新时代以来,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整体上已获得了较高的居民满意度,尤以文化传承、政府职能转变、城际协同与绿色发展工作成效最为突出。然而,部分维度发展仍未完全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尤以房贷、物价双高,养老压力大,空间规划失衡与收入问题最为突出。同时,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客观发展与主观感受间的时序扭曲、居民主观感受区域间多层次分化、居民主观感受群体间不平等等三重困境,应从坚持城市客观发展与居民主观感受相统一、科学认识和把握城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次面、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等方面促进城市长效高质量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