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科课程作为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压制性力量已经被伯恩斯坦、麦克·扬、阿普尔等人所揭示。然而,由"分化"走向"统整"并不必然意味着从"霸权"到"公正",求权者与掌权者之间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从顺关系,"统整"本身也可能带来压制,并且过程更加"匿名"和"隐微"。这意味着课程统整承担着统治阶层实施意识形态管理的功能,并通过课程统整的技术化、标准化、市场化与制度化重塑学校课程权力结构得以实现。课程统整并不必然带来控制,为规避课程统整沦为压制性力量,塑造民主协商的课程文化、树立反思性课程统整实践观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