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模拟放射病损伤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更有效地指导护理实践。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7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1.6%)明显高于对照组(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化评分为(2.22±0.92)分,低于对照组(3.55±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为(86.75±3.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33±4.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以提高模拟放射病损伤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对放射性损伤患者的救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