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交流过程中出现结构性不平衡背后的跨文化因素,提出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不仅要体现国家教育战略驱动型特征,而且要尽可能向教育国际化科技合作引导型转变,重视教师国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尝试从国家、高校主体外部培养配套建设和微观“个体胜任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着重从认知、开放、多元、践行四个维度探索“个体胜任力”的培养。
-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