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乐育英才"终极目的是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格修为和对道统的自觉承续,通过对"天下英才"的教化及其在社会中的德行实践,使整个社会趋于人伦有序和道德纯善的境界。此后《大学》中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三纲",也正是这一内在理路的进一步逻辑推演。从更本质上看,教化英才,正是儒家欲绾合"天文"与"人文",将宇宙自然秩序内化到人文社会秩序的枢机所在。而枢机之实现,须有待于立德成人、经世致用和转移一时风会的特殊人才之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