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西藏自治区常住居民4类慢性病的早死概率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可能性。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2015—2020年西藏自治区国家级监测点常住居民死亡数据资料。用Excel 2010、SPSS 20.0软件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概率等指标。用Joinpoint 4.9.1.0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15年和2020年西藏自治区常住居民慢性病的粗死亡率分别为216.43/10万、268.97/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64.27/10万、388.14/10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AAPC分别为3.57%、0.86%,P>0.05),4类慢性病占总死亡的构成比由67.55%上升至76.60%,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AAPC=3.11%,P<0.05)。2015年和2020年4类慢性病的早死概率分别为21.89%、17.09%,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APC=-1.46%,P>0.05)。2015—2020年男性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高于同期女性。根据年平均增长速度预测,到2030年,除糖尿病外,4类慢性病合计及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基本可以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结论 2015—2020年西藏自治区常住居民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波动下降,继续努力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工作,基本可以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
单位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