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生态景观绿化树种‘中山杉118’对皖北淮河平原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该研究分析了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差异、微生物类群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4 a生‘中山杉118’根际对大量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弱,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出现亏欠现象,全氮与非根际持平,对全磷、全钾和速效钾有低程度的富集;‘中山杉118’根际对微量元素铁、铜、锰的富集能力较强,其中根际有效锰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均为碱性,根际pH略小于非根际,且根际的电导率大于非根际,根际对速效钠、速效镁、速效钙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对有机碳和有机质也有一定的富集性。(2)Anosim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性检验R值为0.224(P=0.022),R值显著大于0,表明‘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细菌群落差异显著。‘中山杉118’根际与非根际共有OTUs 5 283个,根际特有1 307个,非根际特有1 265个。根际细菌多样性略小于非根际,两者的优势菌种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粘球菌门、放线菌门、泉古菌门,其中仅酸杆菌门与有效磷显著正相关,丰度较高的菌种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在根际的含量17.94%、5.21%高于非根际1.84%、3.90%,且两者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梭菌纲、拟杆菌纲和芽孢杆菌纲在根际的丰度比非根际分别高出14.05%、1.32%、2.06%。(3)UPGMA聚类树表明,‘中山杉118’根际R4样品独聚一枝,非根际样品NR4和NR5聚为一枝,NR1、NR2和NR3与根际R1、R2、R3、R5聚为一枝,R4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丰度明显低于其他样品且分布不均匀。综上认为,尽管幼龄‘中山杉118’根际效应较弱,但其是根际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富集的主要因素,栽培过程中应多补充微量元素,适量补充大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