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单操作孔与三孔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VATS)治疗老年Ⅱ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探讨单操作孔及三孔技术的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6-01-2021-06-0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老年ⅡB~ⅢA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采用单操作孔VATS治疗的82例患者纳入单操作孔组,采用三孔VATS治疗的70例患者纳入三孔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淋巴结清除数目)、围术期并发症(气胸、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术前和术后1、2、3 d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术后1个月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收集以上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单操作孔组切口长度为(4.45±1.41)cm,短于三孔组的(6.42±1.3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95,P<0.001;单操作孔术中出血量为(140.33±28.25)mL,低于三孔组的(168.95±33.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2,P<0.001;单操作孔术后总引流量为(890.44±189.23)mL,低于三孔组的(1 310.27±229.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9,P<0.001;单操作孔组淋巴结清除数目为(15.61±4.12)个,三孔组淋巴结清除数目为(14.99±4.03)个,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4,P=0.352。术后1个月,单操作孔组FEV1为(1.67±0.47)L,高于三孔组的(1.44±0.42)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13,P<0.001;单操作孔组FVC为(2.16±0.41)L,高于三孔组的(1.82±0.36)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46,P<0.001。单操作孔组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三孔组的23.34%,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10,P=0.061。术后1、2和3 d时,2组患者IL-6、TNF-α与术前相比较均升高,但单操作孔组患者术后1、2和3 d,IL-6、TNF-α水平均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三孔VATS与单操作孔VATS对老年ⅡB~ⅢA期NSCLC患者具有相似的淋巴结清除效果,但单操作孔VATS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炎性反应小,还可促进肺功能恢复,该手术方式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安全性。
-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