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对成年小鼠闪光ERG明视负波反应(PhNR)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正常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成模拟失重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A、B、C 3个亚组,各亚组8只小鼠。模拟失重组A、B亚组悬尾时间分别为15、30 d,悬尾时间达到要求后,马上对观察指标进行检测;模拟失重组C亚组悬尾30 d,在检测指标前先恢复正常体位30 d。对照组A、B、C亚组小鼠分别保持正常体位15、30、60 d,然后同对应天数的模拟失重亚组一起进行实验指标的检测。行闪光ERG检查,以基线到波谷为PhNR振幅并记录;行闪光VEP检查,记录N1波峰时和P1-N1振幅。行水中逃生实验,根据小鼠逃生时间量化评估小鼠整体视功能状态。行OCT检查,测量小鼠视网膜内层厚度。行视网膜石蜡切片,观察小鼠视网膜结构。模拟失重组与对照组各亚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模拟失重组A亚组PhNR振幅较对照组A亚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6,P<0.01 );模拟失重组B、C亚组分别与对照组B、C亚组PhNR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76、0.285,P>0.05 )。模拟失重组A、B、C亚组与对照组A、B、C亚组的N1波峰时、P1-N1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模拟失重组A、B、C亚组与对照组A、B、C亚组视网膜内层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61、2.073、?0.402,P>0.05 )。模拟失重组各亚组小鼠RGC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外丛状层、外核层、椭圆体带和RPE等结构均未见异常。模拟失重组A、B、C亚组与对照组A、B、C亚组小鼠逃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37、?0.955、1.297,P>0.05 )。结论 短期模拟失重对小鼠闪光ERG的PhNR可能产生暂时的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并不影响整体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