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肠粉替代鱼粉对鲤生长、消化及免疫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彭祖想; 严林; 卫力博; 翟浩杰; 高欣; 王伟; 任同军; 韩雨哲*
来源:饲料工业, 2021, 42(22): 52-59.
DOI:10.13302/j.cnki.fi.2021.22.010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鸡肠粉替代鱼粉对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标记为D1、D2、D3、D4、D5),对照组(D1组)饲料鱼粉含量为4%,5组饲料不同比例替代0、25%、50%、75%和100%的鱼粉。选取初始体重约为66.34 g的鲤1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进行为期6周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鸡肠粉替代鱼粉对鲤成活率和形态学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鲤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鸡肠粉替代水平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D4组时达到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鸡肠粉替代鱼粉显著提高了各试验组鲤肠道胃蛋白酶(PEP)活性,D2、D3和D4组α-淀粉酶(α-AMS)和D3、D4组脂肪酶(LP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丙二醛(MD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D3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P<0.05),D4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P<0.05)。鲤肝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活性均在D4组达到最高(P<0.05)。各组间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O)和三酰甘油(T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替代水平的增加,鲤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呈上升趋势,均在D5组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对照鱼粉含量为4%的基础饲料,鸡肠粉可部分或全部替代鱼粉,当鸡肠粉替代鱼粉比例≥75%时可能会引起鲤肝脏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