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由上方悬于好氧水体(阴极)及下方埋于厌氧底泥(阳极)构成的集产电、去除污染物于一体的新技术,其具有结构独特、构建成本低、无需质子交换膜等优势,常被用于海洋、湖泊、河流底泥原位修复中,不仅能有效将底泥中污染物去除,同时还能促进整体水质得到显著改善。然而,受我国近年来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的影响,导致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中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从而导致体系运行特性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包含铁、铜、锌、钴、镍等多种,本文主要以铜元素为例,探究了铜对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特性的影响。
-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