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弥散张量示踪用于鞍区肿瘤患者前视路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黎连杰; 程兰; 望家兴; 聂群; 赵清爽; 张尚明; 薛亮; 荆俊杰; 魏梁锋; 高进喜; 袁邦清; 王守森*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0, 22(07): 500-505.

摘要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患者前视路高分辨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的影像特点及其与视觉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经手术切除的鞍区肿瘤患者21例, 在术前1周及术后4个月行前视路高分辨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 并通过DTT重建白质纤维束, 观察纤维束走行及完整性情况。采用视觉功能障碍(VIS)评分进行视觉功能的评估。采用Mann-WhitneyU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TT可清晰观察21例鞍区肿瘤患者前视路白质纤维束的中断或完整现象, 稀疏或饱满情况, 也可以显现前视路白质纤维束与鞍区肿瘤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中断型8例, 连续型13例)。术前前视路白质纤维束不同形态患者的V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79, P=0.497), 连续型和中断型与视觉功能预后相关, 前视路白质纤维束形态完整型的患者术前视觉功能状态及术后4个月时的预后均优于中断型(P=0.014)。结论: 高分辨DTT能直观显示前视路白质纤维束的形态, 并对鞍区肿瘤患者视觉功能的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