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浩远; 王玲; 武煜; **; 吕梅月; 卢慧敏
来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36): 15-18.
DOI:10.15887/j.cnki.13-1389/r.2020.36.006

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联合血液透析(PHD)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血液净化治疗的ESRD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腹膜平衡实验,根据患者腹膜转运类型及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试和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模式,试验组采用PD联合PHD的形式。比较2组治疗前后一般情况包括尿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干体质量达标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Kt/V、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HCT)、平均每周促红素用量、血清中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2组并发症,治疗前后血蛋白水平,主观综合性营养评分(SGA)评分,并比较2组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前2组尿量、收缩压、舒张压、干体重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干体质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肌酐、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Kt/V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CT、每周促红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磷和甲状旁腺素低于对照组(P<0.05),血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感染率、6个月内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白蛋白、SGA评分A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SGA评分A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透析剂量、每月平均实际花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联合PHD治疗ESRD的临床效果良好,提高透析充分性,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单位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