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光绪二十七年的《尝思碑》原立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马场镇松林村,该碑记录了清末青苗婚姻生活的规范条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碑文揭示了清末聚居于黔中地区的青苗在婚姻生活中存在的“强娶强嫁”“索要财物”“攀比炫耀”等不良风气,并记载了民间自发对不良风气的严格规范,规范手段主要为“公议罚银”与“禀官究治”。《尝思碑》既显示了苗族的婚俗,又反映了苗族的民间管理,有利于理解区域间民族社会的婚俗文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