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易》之"百家相须而备以和"、"通而不入"之整体性特征乃源于上古文化"大道",具有"活"的自主创新整体性特征,能够不断超越自身、与时俱进。夏朝以降,"禅让"转为"家天下","天下为公"降为"天下为私",政治、文化亦为维护"家天下"而逐渐转型,终于在秦汉遭受"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而彻底失去大道整体性特征;进入一种新的政治文化伪中华文明"伪道伪儒学",《易》也被"定本"变成了"不易"。这不仅使文化失去了"日日新"之自主创新超越性及沟通外界、与时俱进、主体性与创新功能,也取消了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从而导致最终处处受制于人的恶果。厘清上古文化的真精神对于剔除文化痼疾,在新轴心时代反本开新以重塑民...

  • 单位
    贵阳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