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某水库坝后汇总渗漏量达16.7 L/s,出渗点为坝脚排水体和低涵,但坝内防渗体为弱—微透水性且胶结密实,而影像识别结果揭露低涵管身外坝体已形成贯穿性渗漏通道。对此,选取坝体中心线及涵管位置断面,基于坝体岩土物理参数和坝后渗漏量等实测资料,利用AutoBank建模对大坝稳定性进行计算并修正参数,同时模拟加固后大坝稳定性。结果表明,低涵管内水均来自管壁外水内渗,且渗漏点普遍集中在桩号K0+058~0+131.5,以淋雨状或射流状为主,其他段为点滴状渗水或无渗水,涵管外2.9 m内坝体已形成贯穿性渗漏通道,为排水体及涵管渗漏的主因;大坝中心断面在176.50 m水位、正常蓄水位、校核洪水位工况下均处于渗透、抗滑稳定状态;大坝涵管位置断面在各工况下均发生渗透破坏,计算总渗漏量与现场实测值较相符;除水位骤降工况下上游坝坡抗滑失稳外,其余工况坝坡均稳定;加固后大坝各工况下均处于渗透、抗滑稳定状态。
-
单位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湖南九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