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过去关于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革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化史的体制改造与文学史的剧本改编。本研究从表演理论和媒介理论入手,将"十七年"戏曲改革视为一场身体的变革。"戏改"重塑了三种身体:演员的身体、角色与行当的身体,以及由戏曲电影的摄影机所捕捉的媒介化的身体,应和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时代强音,戏曲演员积极探索锻炼、寻找表达身体的新方法。与此同时,如何对传统剧目去芜存菁,使角色、行当的精神、形象、唱念做表符合社会主义新文化、新人的理念,也成为戏改的另一核心。这一时期关于戏曲电影的探索,也使得戏曲的身体有意识地回应了媒介技术的需求,并与之交流、互动,实现从戏曲舞台到电影银幕的跨越。文章以《十五贯》(1956)为个案研究,通过思考"跨媒介化"(intermediation)里不同媒介的互相影响,以及"再媒介化"(remediation)中新旧媒介的斡旋交互,探索不同媒介间的互动与张力如何为戏曲的身体生动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