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查阅自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成渝某两家三甲医院收治行人工关节(髋、膝和肘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的病例,了解患者感染的微生物特征,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和预后,并利用医院电话随访平台了解出院患者的感染再发生情况。用多因素回归方法了解对患者预后有影响的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二期翻修对再发感染的影响。结果 10年中共获得资料完整病例72例,髋、膝、肘关节手术分别为26例、44例和2例。其中Ⅰ期置换56例,Ⅱ期置换16例。52.8%(38/72)患者出现了晚期感染。膝关节是感染最常见的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最常见的感染病原菌(30.6%),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4%)和鲍曼不动杆菌(8.7%)。对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总痊愈率为41.7%,其中二期翻修的患者治愈率为(83.3%),其它治疗方式的治愈率(36.7%)。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二期翻修是对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有益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也显示二期翻修发生感染复发几率显著低于非二期翻修组。结论金葡菌是引起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二期翻修是治疗置换术后感染的适宜选择。

  • 单位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