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耳穴埋豆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耳穴埋豆组(A组, n=53)、半夏白术天麻汤组(B组, n=54),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耳穴埋豆组(C组, n=53), 三组分别接受耳穴埋豆、半夏白术天麻汤及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耳穴埋豆治疗, 连续治疗10 d, 比较三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的情况。结果 B、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三组患者眩晕、颈肩痛、头痛及日常生活和工作各项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C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高于A组、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 三组患者的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P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且C组LVA、PVA、BA血流速度明显快于A组、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且C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明显低于A组、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与耳穴埋豆联合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 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脑血流速度, 降低血液黏度, 值得临床推广。

  • 单位
    金华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