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底间质瘤的增强MSCT影像特征,探索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49例胃底间质瘤的增强MSCT征象。统计病变数目、大小、生长方式、有无溃疡、有无坏死、有无消化道出血、外生型是否侵及胃脾韧带、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值、强化程度。根据病理危险度分级,对比分析上述MSCT征象;并与文献中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的CT征象对比分析。结果:最大径>5cm与≤5cm的胃底间质瘤的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709)。腔内生长、腔内外生长、腔外生长的胃底间质瘤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r=0.317)。有、无溃疡的胃底间质瘤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r=0.459)。有、无坏死的胃底间质瘤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561)。与小肠间质瘤比较,危险度为高危或非高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RR=2.096);生长方式、有无溃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胃间质瘤相比,生长方式、有无溃疡、有无坏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结论:胃底间质瘤MS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高危险度的病灶较大(>5cm)、腔外生长为主,溃疡、坏死发生率较高。胃底间质瘤危险度为高危的概率高于小肠间质瘤。与胃间质瘤不同,胃底间质瘤以腔内生长多见,腔内生长者以中危险度及以下为主,胃底间质瘤更容易出现溃疡、坏死。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