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头年画兴起于遥远的农耕时代,植根于当地农耕文化与礼俗社会的土壤中,形成了具有显著象征性、仪式性、情感性的文化形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由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变迁中,传统滩头年画遭遇严重生存危机,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民画则方兴未艾。21世纪以来,进入非遗时代的滩头年画不断开拓新的发展可能性,重构着新的文化生态。未来滩头年画的发展,既要利用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效能,也要注意避免被消费文化时代的资本逻辑过分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