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种组成和径级结构对热带次生林生物量恢复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璐颖; 周璋; 张涛; 林明献; 张春生*; 李意德; 陈德祥*
来源:植物科学学报, 2022, 40(02): 169-176.
DOI:10.11913/PSJ.2095-0837.2022.20169

摘要

本研究在海南尖峰岭和吊罗山热带林区海拔245~1255 m范围内根据林分恢复时间设立固定监测样地,探讨了森林地上生物量与树种组成和径级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海南热带次生林平均地上生物量为(155.38±37.16)×103kg/hm2,其中低地次生雨林为(137.91±31.02)×103kg/hm2,山地次生雨林为(160.39±42.13)×103kg/hm2。自然恢复状态下的生物量恢复率与恢复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至原始林水平。生物量恢复受树种组成和径级结构的显著影响,大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随恢复时间显著增加,小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随恢复时间显著降低。恢复26年的山地次生雨林小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高出原始林58%,大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则低68%;恢复35年的低地雨林次生林小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比原始林高30%,大径级林木生物量占比则低20%;随恢复时间增加,速生树种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生物量占比下降7%左右;而慢生树种则均呈增加趋势,生物量增长20%~32%。本研究结果对热带森林的有效保护与科学恢复、提高森林碳汇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