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组织学分型,掌握其临床病理特征,探讨CT、MRI与病理检查的关系,提高临床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例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7例同时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肝脏肿块部位、形态、CT密度及增强表现、MRI密度及增强表现,以组织学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4例,总病灶15个,其中肝左叶3个,肝右叶12个。组织学分型:黄色肉芽肿型10例,浆细胞肉芽肿型4例,硬化型1例。黄色肉芽肿型10例:CT平扫低密度影8例,等密度影2例;4例MRI平扫T1WI稍低信号3例,等或略低信号1例,T2WI高信号3例,等或稍高信号1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12例,门静脉期轻度强化2例,平衡期轻度强化1例;MRI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0例,门静脉期轻度强化2例,平衡期轻度强化2例。浆细胞肉芽肿型4例:CT平扫低密度影3例,等密度影1例;2例MRI平扫T1WI稍低信号1例,等或略低信号1例,T2WI高信号2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度强化、平衡期轻度强化各有0、12、3例,MRI增强扫描均呈壁结节强化。硬化型1例:CT平扫等、低混合密度影,MRI平扫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CT增强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均匀强化,平衡期病灶密度减低,MRI增强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期强化明显。结论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MRI诊断对于组织学变化的特点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来,但对于不同类型的病变,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诊断的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