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朝晚期,在东魏、北齐的邺城,佛教义学兴盛,出现了一批以"义章"或"论"为题的解经文献,尤以净影慧远《大乘义章》最著名。"义章"与"义"是同一文体,属于"义"的汇编,是真正的中国文体,就其内容的组织结构而言,则是对印度佛教论义传统的继承,有两种基本形态:通论形态的"义章",主要是对名相的分类与阐释;释论形态的"义章",直接表现了当时的解经活动。属于后者的"义章"并不多,渐与"义疏"融为一体,常被统称为"章疏";"义章"主要是指前者,是北朝晚期佛教释义学的主体部分,通常借用印度论典的组织结构,以当时传译的唯识思想诠释中国佛教的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