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的磷脂组成与脂肪球结构

作者:杨洁; 杨丹; 张雪; 韦伟*; 黄健花; 金青哲; 王兴国
来源:中国油脂, 2018, 43(10): 134-139.
DOI:10.3969/j.issn.1003-7969.2018.10.027

摘要

采用核磁共振磷谱(31P-NMR)测定不同泌乳期、不同胎龄的人乳磷脂组成,结果显示足月儿和早产儿人乳中,磷脂的主要组成均为鞘磷脂(SM)、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乙醇胺缩醛磷脂(EPLAS)、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酰丝氨酸(PS),其中SM含量最高,其次为PC和PE,PS和PI含量最低。总磷脂含量在相同胎龄不同泌乳期以及相同泌乳期不同胎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磷脂组成上,足月儿人乳中PI在初乳和过渡乳中的含量分别为(4.14±0.42)%和(3.66±0.66)%,显著高于成熟乳中的(2.79±0.09)%;早产儿人乳中PC在初乳和过渡乳中的含量分别为(30.74±2.03)%和(29.40±2.37)%,显著高于成熟乳的(27.55±2.42)%,此外EPLAS含量随泌乳期的延长逐渐降低,PE含量逐渐升高,PE+EPLAS在不同的泌乳期无显著性差异。另外,足月儿和早产儿的脂肪球结构无明显差异,磷脂构成的膜包裹体积平均粒径约为5μm的脂肪球。

  • 单位
    江南大学;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