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CT、核磁共振(MRI)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经病理检验确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均接受MRI、CT诊断。比较CT和MRI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CT和MRI诊断的病理分期、阳性征象检出情况。结果 MRI的阳性检出率为93.00%(93/100),明显高于CT的80.00%(8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患者的病理分期:0期7例, 1期17例, 2期34例,3期32例, 4期10例;CT诊断患者的病理分期:0期20例, 1期14例, 2期27例, 3期30例, 4期9例。MRI诊断中单一囊变、骨髓水肿、线样征、骨小结构模型的阳性征象例数分别为70、71、68、60例, CT诊断中单一囊变、骨髓水肿、线样征、骨小结构模型的阳性征象例数分别为12、4、3、79例。结论在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诊断中, MRI检出率更高,使用价值更高。
-
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