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就规模而言进入普及化阶段,需要确立和践行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观。依据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社会与个体需求特征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同层类高校应依据自身定位与特色明确人才的具体素质构成,培养专业性、综合性、人文性、个性化、创新性、国际化"六位一体"多样化高素质人才。为了更好应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到来,我国应摒弃"心理精英教育"观念,树立匹配适应性择校观;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构建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体系灵活性,注重个体体验与价值增值;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平衡各类高校支持力度;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评估机制,凸显学习者在评估中的主体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