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讨炉渣与生物炭施加对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否具有后续效应,于2015年早、晚稻秧苗移栽前对稻田进行施加生物炭(B)、炉渣(S)和生物炭+炉渣(混施)处理(BS),以不施加处理作为对照(CK). 2 a后(2017年)在早、晚稻生长期,分别测定了不同试验组稻田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排放通量.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对照、生物炭、炉渣和混施处理CO2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 723. 66±194. 56)、(1 245. 52±155. 05)、(1 140. 29±79. 68)和(1 055. 83±62. 13) mg·(m2·h)-1,生物炭、炉渣和混施这3种施加处理CO2的排放通量均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 <0. 05),降低比例分别达27. 74%、33. 84%和38. 75%. CH4的平均排放通量为(0. 45±0. 03)、(0. 40±0. 05)、(0. 36±0. 10)和(0. 25±0. 04) mg·(m2·h)-1,各处理组与对照相比均降低了CH4的排放通量,降低比例分别为11. 11%、20. 00%和44. 44%,但未到达显著差异(P> 0. 05). N2O在不同处理组的平均排放通量为(62. 47±27. 00)、(115. 09±30. 94)、(79. 75±24. 98)和(112. 68±23. 59)μg·(m2·h)-1.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组均增加了N2O的排放通量,升高比例分别达84. 23%、27. 66%和80. 37%.全球综合增温潜势表明,施加处理增加了早、晚稻稻田生态系统的综合增温潜势.说明,炉渣和生物炭施加处理2 a之后,对减排作用效果不明显.
-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