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脂多糖刺激小鼠以及人单核细胞THP-1诱导的急性炎症模型, 探索罗汉果醇促进AMPK磷酸化后靶向调控炎症通路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 为罗汉果醇(MO)能否对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提供研究证据。方法动物实验:取用24只6~8周龄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 采用随机(随机数字法)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罗汉果醇(MO)组、脂多糖组、脂多糖+MO组, 每组各分配6只。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0 mL/kg),MO组小鼠腹腔注射MO(30 mg/kg),脂多糖组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10 mg/kg), 脂多糖+MO组小鼠腹腔注射MO(30 mg/kg), 30 min后另一侧腹腔注射脂多糖(10 mg/kg)。经过12 h后, 处死小鼠取材, 并进行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细胞实验:取用状态良好的THP-1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 用100 ng/mL PMA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 设置对照组、罗汉果醇(MO)组、脂多糖组、脂多糖+MO组。药物刺激结束后收集各组细胞悬液, 所得细胞及培养基上清液用于后续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脂多糖组的损伤程度明显, 组织切片的H&E染色结果中可见肺泡腔结构破坏, 炎症细胞浸润增多, 且有出血以及肺泡腔间隔明显增厚;在加入MO干预下, 小鼠肺组织的损伤程度大幅度改善, MPO、肺湿/干重比等也有了显著的降低。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mRNA水平也同样在MO的干预下显著下调[(2.96±0.10)vs. (5.53±0.14), (8.62±0.17)vs. (12.31±0.09), (3.01±0.09)vs.(4.85±0.36)]。在脂多糖组小鼠肺组织中炎性小体的主要成分蛋白NLRP3、caspase-1 p20、GSDMD-N、ASC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脂多糖+MO组中AMPK磷酸化水平提高, 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均得到有效地抑制[(0.58±0.09)vs.(0.89±0.15)、(0.19±0.08)vs. (0.93±0.16)、(0.65±0.09)vs. (0.86±0.14)、(0.30±0.12)vs. (0.47±0.10), 均P<0.05];同时通过ELISA法测得在组织中焦亡的主要标志物炎症因子IL-1β、IL-18的分泌同样可以被MO缓解。而细胞实验中MO同样促进了AMPK的磷酸化, 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成分蛋白表达, 同时明显提高了细胞活力。结论 MO通过促进AMPK的磷酸化抑制NLRP3介导的细胞焦亡, 进而缓解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