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方美学中近年来有“气氛美学”,是美学研究的新观念之一。我们可由此考察中国古代诗词。诗词作品中的气氛之美,既非定型化的,也非理性化的,而是如同氤氲,无所不在。气氛具有空间性,却又有情感作为其主导因素。气氛营造是诗人感物兴情的产物,感兴由此成为气氛生成的契机。感兴以“触物兴情”为基本涵义,而“触物”则是以视听等感觉与外物相接,呈现给主体以充盈的物象。这类物象进入作品之后,也多是作品中的气氛之物。气氛在作品中具有情感意向上的统一性。气氛是诗人的处身性审美体验。“诗中无身,即诗从何有”,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美学命题。在诗词气氛之美的生成过程中,通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诗人运用通感使诗歌语言获得极大的张力,使诗的美感非止于单一感觉,而是创造出声、色、味等融而为一的浓郁气氛。

  • 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