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宜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一年两季种植的优良燕麦品种,优化种植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本研究分别对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第一、二季种植的6个国内外燕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品种燕麦在该地区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一、二季不同燕麦品种的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钾(K)以及相对饲草质量(RFQ)的变化范围分别是96.77~121.77cm、8426.38~14287.07kg·hm-2、8.19%~9.29%DM、51.47%~59.90%DM、30.00%~35.83%DM、1.23%~1.87%、117.88~161.41和68.73~97.20cm、4927.07~7082.58kg·hm-2、12.12%~16.34%DM、39.60%~46.61%DM、19.49%~24.26%DM、1.67%~1.94%、206.09~262.64;除第一季燕麦粗蛋白含量外,各评价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第一季中品种太阳神的株高、NDF及ADF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但其RFQ低于其他品种,而品种领袖的干草产量最大且K含量最低;第二季中品种青引1号的株高和干草产量均位列第一,其NDF、ADF含量居最高,贝勒的CP含量高于其他品种,青燕1号的K含量低于其他品种;株高及干、鲜草产量与CP、K、RFQ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或P<0.001)负相关,与NDF、ADF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中NDF和RFQ的权重系数位列前二位,为该地区燕麦生产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最适宜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地区作为第一季春播生产和第二季复种的燕麦品种分别为领袖和青燕1号,第一季春播领袖+第二季复种青燕1号的种植模式可在该地区以及同类型区域作为主推模式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