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超声内镜(EUS)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普通内镜发现的165例食管病变患者纳入本研究。应用Olympus GIF-260型电子胃镜及其配套的NBI系统,进镜后分别在白光模式及NBI模式下检查,并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测,比较白光模式、NBI模式对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对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EUS检查,评估病灶的浸润深度,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和外科手术。术后将切除的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标准,计算EUS判断病灶浸润深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165例患者共检出病灶182个,白光模式和NBI模式对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70.1%(61/87)和89.7%(7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6,P<0.01)。EUS判断癌前病变33个,黏膜内癌3个,黏膜下癌9个,侵及肌层癌2个。47个病灶,EMR治疗26个,ESD治疗19个,外科手术2个。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EUS判断癌前病变和黏膜内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34/36)、81.8%(9/11)和91.5%(43/47),判断黏膜下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0.0%(7/10)、91.9%(34/37)和87.2%(41/47)。结论 NBI联合EUS可对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做出正确诊断,对病变的浸润深度做出准确判断,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