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咽旁间隙涎腺源性肿瘤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伟光; 赵冬丽; 曹华*; 王刘中; 张亚民; 桑建中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1, 28(12): 727-731.
DOI:10.16066/j.1672-7002.2021.12.001

摘要

目的总结并分析咽旁间隙涎腺源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外科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1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原发或侵占咽旁间隙的涎腺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2~84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现口咽部包块。所有患者均行CT和(或)MRI检查。手术入路方式为经颈侧切开入路40例,经腮腺入路3例,经下颌骨裂开入路8例,经口入路13例。术后并发症7例,多为面神经损伤。60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良性52例(86.6%),恶性8例(13.4%)。52例良性肿瘤随访24~94个月,3例失访,1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8例恶性肿瘤随访25~78个月,中位随访36个月,3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咽旁间隙涎腺源性肿瘤良性多见,首选经颈侧切开入路,预后佳。经口入路创伤小、并发症少,但适应证局限。恶性肿瘤预后差,可选择联合入路并辅助术后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