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建民; 梅雪; 刘伟; 张淑红; 郑媛媛; 柳玮华; 陈光勇*
来源: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 29(06): 491-495.
DOI:10.3969/j.issn.1007-8096.2022.06.003

摘要

目的 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 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8例SANT患者的临床影像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临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6.7岁。6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大体检查:病变单发、边界尚清、无包膜,最大径为2.0~9.0 cm,切面灰白色、红棕色、灰黄色,多结节状。镜下于纤维硬化间质内见多个血管瘤样结节,结节由窦样腔隙、圆形、不规则管腔的血管形成,管腔内衬肥胖内皮细胞,结节内及结节间散在不等量浆细胞、淋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结节内含不同类型的小血管,血管衬覆内皮细胞的CD31、CD34、CD8表达有差异。随访17~98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SANT现在认为是一种脾脏少见的良性血管增生性硬化性瘤样病变,具有特征性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确诊需手术后病理。脾脏切除可治愈,预后良好。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