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管炎家兔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药物丹参酮ⅡA和阿司匹林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幼年家兔4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丹参酮ⅡA治疗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牛血清清蛋白静脉推注诱导法建立免疫性血管炎模型。检测其外周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功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血小板活性标志Annexin V,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第7天及第28天各组血清sCD40L水平。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和电镜观察其血管病变。结果免疫性血管炎家兔急性期血清sCD40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功能及Annexin V检测的血小板活性也显著增高。血清sCD40L水平与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小板活性呈正相关。丹参酮ⅡA和阿司匹林治疗均可显著降低sCD40L水平,降低血小板数量和活性,并能显著改善免疫性血管炎家兔的血管病理损害。恢复期模型对照组家兔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功能和活性已恢复正常,但血清sCD40L水平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CD40-CD40L信号系统可能参与了免疫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丹参酮ⅡA和阿司匹林可能通过下调sCD40L水平及降低血小板活性从而达到抗感染、抗凝作用。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香港大学; 成都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