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武安市是以钢铁立市的典型重工业城市.为研究武安市PM2.5的污染特征和区域来源解析,对武安非采暖期(2018年10月)和采暖期(2019年1月)进行大气PM2.5样品的采集和组分测试,并利用CAMx-PSAT模型模拟结果分析区域源排放对武安PM2.5及其二次水溶性无机离子(SO42-、NO-3、NH+4)的质量浓度贡献.测试结果表明,武安PM2.5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为113.5μg/m3,采暖期PM2.5污染水平高于非采暖期;SO42-、NO-3和NH+4的平均质量浓度占PM2.5总质量浓度的41.1%,是PM2.5重要组成部分;SO42-、NO-3和NH+4质量浓度表现为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NO-3与SO42-质量浓度比值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均小于1,表明燃煤烟尘等固定源贡献相对较大;随着PM2.5污染等级的升高,SO42-、NO-3和NH+4质量浓度明显增大,达到重污染天时,SO42-、NO-3和NH+4质量浓度增至最高.模拟结果显示,武安城区PM2.5污染是由本地污染源排放和外来污染物区域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本地污染源排放占主导地位;冶金源排放对PM2.5、NO-3和SO42-质量浓度贡献影响最大;农业源排放是NH+4质量浓度的主要污染来源;采暖期的居民源排放对PM2.5和SO42-、NO-3、NH+4质量浓度贡献率相比于非采暖期出现大幅度增加.外来工业源和机动车源对武安PM2.5质量浓度贡献较为突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