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不同温度奥氏体化+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等温+球化退火工艺,模拟了4Cr5Mo2V扁钢中AS14类退火组织形成过程。利用Leica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采用438VP/KEVEX扫描电镜/能谱仪对试样微区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组织状态扁钢的冲击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终锻温度偏高,锻后在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停留或缓慢冷却导致钢中形成粗大的竹叶状贝氏体组织;退火时碳化物沿粗大贝氏体组织界面形核长大,而竹叶之间析出碳化物较少,从而形成了AS14类退火组织;AS14类退火组织具有较强的组织遗传性,能够显著降低扁钢的横向冲击性能;较低的终锻温度和冷却过程避免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停留或缓慢冷却,可以防止4Cr5Mo2V扁钢形成AS14类退火组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