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构建双能量CT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特征模型, 并探讨其在浸润性乳腺癌Ki-67表达水平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 均为女性, 年龄25~77(53.2±11.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胸部平扫和双能量CT增强扫描, 测量并计算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HU)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 并评估其常规CT特征。根据免疫组织化学(IHC)结果, 将患者分为Ki-67高表达组(129例)和Ki-67低表达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常规CT特征及双能量CT定量参数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单独、联合模型评估Ki-67表达水平的效能, 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两组肿瘤最长径、形状及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高表达组动脉期NIC、nZeff和静脉期NIC、nZeff及λHU[M(Q1, Q3)]均高于Ki-67低表达组[0.13(0.12, 0.16)比0.11(0.08, 0.14), 0.71(0.70, 0.75)比0.70(0.67, 0.72), 0.40(0.32, 0.48)比0.23(0.17, 0.32), 3.10(2.58, 3.63)比2.86(2.19, 3.48), 0.88(0.85, 0.92)比0.85(0.84, 0.86);均P<0.05]。联合有意义的常规CT特征和双能量CT定量参数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Ki-67表达水平的诊断效能最高, 其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24、88.37%、83.87%、86.91%;双能量CT参数模型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08、82.17%、88.71%、84.29%;两者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 且均优于常规CT特征模型(均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双能量CT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特征模型对浸润性乳腺癌的Ki-67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评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