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1年9月期间,将本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40例老年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40例老年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对比,采用 x2 检验;护理后的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对比、生存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采用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老年患者护理后的PEF水平、FEV1水平、FVC水平、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显著高于参照组老年患者(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生存质量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