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chronic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CBPPV)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CBPPV组)的患者35例,与同时期治疗的典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典型BPPV组)患者予以1∶1配对进行比较。比较所有患者基线资料、临床特征及手法复位效果。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睡眠障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有引起眩晕的继发因素、水平波动(航海性)眩晕、旋转性眩晕、头痛、颈部疼痛、广泛肌肉骨骼疼痛、畏光畏声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典型BPPV组和CBPPV组治疗后第1天的治愈率分别为77.1%、51.4%,有效率为82.9%、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第2天的治愈率分别为80.0%、62.9%,有效率分别为88.6%、80.0%;治疗后1周时,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8.6%、77.1%,有效率分别为91.4%、8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CBPPV患者可合并水平波动(航海性)眩晕、头痛、颈部疼痛、广泛肌肉骨骼疼痛等较多症状,手法复位对CBPPV患者有效,但起效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