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申江胜景图》堪称晚清新潮书刊出版领域媚俗的典范:它几乎调用了一切能够展示中国古典风雅的形式和程序,从书名、题签、序文这样的程序化的风雅形式,到诗词、书法这样的颇有难度的表达手段和呈现方式,以及书籍本身考究的印刷和装帧,最后到吴友如精妙传神的图绘,所有这一切,既迎合了普通市民浅表阅读的趣味,又满足了他们附庸风雅的需求。作为一部图文互释的商业书籍,《申江胜景图》的图绘形式无疑是它最大的卖点。至于诗词,对普通读者来说,其实更多的只是为其风雅形式的呈现提供了一种凭借而已。因为这些诗基本上是被阉割掉了诗情的诗,也是被用书法形式凭空增加了阅读的难度的诗。虽然如此,这些诗词还是表达出了一种总体化的价值倾向:对现代性的东西几乎是毫无保留的赞颂。长期生活在停滞的、固化的社会里的人,渴盼变革,期待进步,期待顺世界大潮而行,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同样是这批人,对会审公堂既滑稽又邪恶的跪磕仪式以及揪辫子之类的惩戒行为,却表现出令人失望的姿态: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干脆一并不加区分地予以赞美。不过,在这种看似荒谬的表象背后,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而自洽的逻辑。这是时代的吊诡之处,也正是值得我们反思之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