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人学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经过笛卡儿的转折从而进入近代阶段,在康德那里获得更为精致的形式,在黑格尔那里达到顶峰并集中暴露出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本质上的"反人学性",也即把人淹没于本质、精神、知识、历史等概念之中。克尔凯郭尔最先发起对古典人学的反抗,把哲学的目光真正引向人的内心世界,从而迈入非古典人学阶段。非古典人学历经尼采、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人学等发展阶段,目前正在被后-非古典人学(其最具代表性的形态是福柯的自我修炼理论和协同人学)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