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改善混凝土高温后的力学性能,以RTSF和PVA体积掺量以及矿渣替代率为变量,设置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测试RTSF/PVA矿渣混凝土在200℃、400℃、600℃以及800℃后的残余抗压强度;结合电镜扫描分析高温后RTSF/PVA矿渣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并采用一种新结构的多变量灰色模型对RTSF-PVA/矿渣混凝土进行高温后的强度预测。结果表明:RTSF-PVA/矿渣混凝土对裂缝的把控能力明显优于素混凝土,600~800℃后的最大裂缝宽度仅为素混凝土的1/3~1/4,但裂纹分布较广;RTSF-PVA/矿渣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随温度升高,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当掺量组合为RTSF掺量0.6%、PVA掺量0.05%以及GBFS替代率25%时,800℃后的抗压强度残余率为56.64%,较素混凝土提高了14.44%;通过电镜扫描观测到RTSF-PVA/矿渣混凝土基体结构更加致密,混凝土劣化主要是因为胶凝物质的分解和骨料膨胀,导致ITZ出现缺陷,以及纤维与基体粘结力降低,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强度降低;建立NSGM(1,4)模型对RTSF-PVA/矿渣混凝土进行高温后的强度预测,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6.3%以内,模型精度达到Ⅱ级,根据发展系数判断模型可以对RTSF-PVA/矿渣混凝土进行高温后强度的长期预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