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一、自给自足:合祠书院的经费筹措机制清代广州的书院类型大致分为两类:合祠书院与官办书院。合祠书院源于清初。当时的统治者出于对"结社"的担忧,对兴建合族宗祠严令禁止。"广州自清初两王入粤屠城之后,城中已很少有五世以上的家族,无法建宗祠,只能由同姓族人建立合祠。但雍正十三年(1735),朝廷下令严禁民间聚众结盟,凡寺、观、神、祠,俱禁止兴建……民间的合族祠不得不改为书院、试馆。"[1]这些合族书院兴盛的时候,在其聚集的西湖路流水井、大马站、小马站等地,竟有几百家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