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为进一步开展多途径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本院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全体建档立卡户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UPI)评价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03份,其中三年级、二年级和一年级学生的人数分别为123例(20.40%)、222例(36.81%)和258例(42.79%),平均年龄分布为 18.71±1.43 岁;男性67例(11.11%),女性536例(88.89%);少数民族学生288例(47.76%);来自农村地区的有592例(98.18%);独生子女有43例(7.13%)。UPI测评结果显示:第一、二、三类检出率分别为21.72%、26.61%、51.43%。学生在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恐怖和精神病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全国青少年常模(P<0.05);在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恐怖等方面男生得分较女生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的总体得分较男生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院校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较好,女生问题相对较多,应采取多途径的心理干预活动。
-
单位大理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