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红线区生态环境与水源涵养功能状况,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对其2000~2019年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增长速率为0.06/10a,北部生态环境状况优于南部。生态环境状况分级结果:优占5.88%、良占52.62%、一般占27.81%、较差占2.16%、差占0.27%,主要为良和一般。阿坝县生态环境状况最佳,生态环境改善速率最快的是红原县。(2)研究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持良好,水源涵养功能等级为优占1.18%、良占20.09%、一般占49.77%、较差占27.37%、差占1.58%,主要为一般和较差。研究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持良好,北部优于南部,增长速率为0.20/10a。阿坝县水源涵养功能最强,壤塘县水源涵养功能改善速度最快。(3)生态环境状况和水源涵养功能较好的地区集中在阿坝县中北部、壤塘县东北部、金川县东南部、红原县西部以及马尔康县中部、北部地区。(4)研究区1990~2019年显著增暖,降水显著增多,蒸发量减少。暖湿气候条件利于研究区生态的恢复,蒸发量的减少有益于研究区的水分保持,使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功能趋于好转。总体来讲,研究区生态环境与功能整体良好,北部优于南部,对研究区南部进行生态保护的任务较为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