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手法结合距下关节镜复位与经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跗骨窦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传统手法结合距下关节镜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以及手术前后足部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B?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术后3、6、9个月,2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12个月的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术后3、6、12个月,2组患者的B?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且均逐步恢复至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对B?hler角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中医传统手法结合距下关节镜螺钉内固定及跗骨窦切口进行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但相对于后者,前者更微创,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轻,医疗体验更优。中医传统手法结合距下关节镜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符合当前微创的潮流,也是将中医传统手法与现代微创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全文